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Peristylus flagellifer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7秒
鞭须阔蕊兰
Peristylus flagellifer (Makino) Ohwi
中国植物志>> 第17卷 >> 兰科 Orchidaceae >> 阔蕊兰属 Peristylus

4.鞭须阔蕊兰(植物分类学报)

Peristylus flagellifer (Makino) Ohwi, Fl. Jap. 344. 1953; K. Y. Lang in Acta Phytotax. Sin. 25(6): 446. 1987. ——Habenaria flagellifera Makino in Bot. Mag. Tokyo 6: 48. 1892; Schltr. in Fedde Repert. Sp. Nov. Beih. 4: 127. 1919.——Coeloglossum lagelliferum Maxim. ex Makino in Bot. Mag. Tokyo 16: 89. 1902.

植株高20-50厘米,干后变为黑色。块茎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1-2厘米,直径1-1.5厘米。茎直立,无毛,基部具2-3枚筒状鞘,下部具叶,在叶之上常有1-5枚卵状披针形的苞片状小叶。叶3-5枚,直立伸展,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,长5-10厘米,宽1-2.5厘米,先急尖或渐尖,基部抱茎。总状花序具多数较密生的花,圆柱状,长10-20厘米;花苞片宽披针形,先端渐尖,短于子房;子房纺锤形,扭转,无毛,连花梗长7-8毫米;花小,绿色,直立;中萼片狭卵形,长3毫米,先端稍钝,具1脉;侧萼片斜长圆状披针形,张开,较中萼片稍长,先端钝,具1脉;花瓣卵形,直立,几乎与萼片等长,先端钝,具1脉,基部部分与唇瓣粘着;唇瓣在近基部长约2毫米处3裂,反折,具1枚横的弧形的胼胝体;中裂片短,披针形,长约2毫米,先端钝;侧裂片鞭状,长6-7毫米,与中裂片成90度角伸展,多少弯曲;距棍棒状,下垂,长3-4毫米,近末端略增粗,末端2浅裂;蕊柱粗短;药室稍叉开,基部不伸长成沟;蕊喙宽阔;柱头2个,棒状,末端具乳突,并行,从蕊喙穴下伸出,位于唇瓣的基部;退化雄蕊2个,小,半圆形。花期9-10月。

产于福建(崇安);生于海拔700米的山坡路旁。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日本。

本种与长须阔蕊兰P. calcaralus(Rolfe)S. Y. Hu之区别点在于植株干后变为黑色,唇瓣的侧裂片鞭状,距棍棒状,长4毫米,近末端略增粗,末端2浅裂;而后者植株干后不变为黑色,唇瓣的侧裂片丝状,距棒状或带纺锤形,末端钝,非2浅裂等颇易识别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7卷 405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